“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我生长于城市,虽并未感受过长辈种庄稼的辛苦与不易,但我对粮食始终怀有敬畏之心。

从小,家中的长辈便言传身教告诉我要珍惜粮食,并给我讲在他们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粮食的重要性。那时年纪小,只知道咿咿呀呀地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要倍加珍惜、不能浪费,并不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懂得,节约粮食不仅仅是对劳动的尊重、对食物的敬畏,更是对社会责任的践行。

如今,我们身处最好的时代,日子越过越好,好习惯却丢了不少,可以说,“舌尖上的浪费”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网上的吃播为了博取眼球常常摆满一屏幕的菜,每样只吃一口,直播后便丢进垃圾桶;宴请时,为了讲排场、摆阔气,往往点得多、吃得少,食物浪费严重;婚宴时,一道道菜品在餐桌上堆成山,有的菜品因为压在最底下,面临还没有被吃到就被收进泔水桶的“命运”……一张张餐桌,犹如一面面镜子,折射出人与社会的文明程度。深究其原因,或许是身处最幸福的时代,从未体会过饥饿的滋味,缺少对“粒粒皆辛苦”的深刻认知,所以对“入口之物”少有珍惜;又或许是讲究排场和面子,用一桌满满当当的菜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且面对剩菜从不打包;或许是认为中国有着广袤的土地,种植着各种各样的食物,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现实情况是,中国乃至全球还存在很多温饱问题难以解决的人。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可养活近2亿人。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我不禁思考,以这样的速度浪费下去,饥饿离我们还有多远?可能并不遥远。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难做到吗?对有的人来说很难,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浪费粮食的习惯早已养成,不是那么容易改变和纠正;对有的人来说又很容易,只要树立起节约意识,节约粮食就很简单。吃饭时按需取用,不剩饭菜;在外用餐时,时刻谨记“浪费可耻”,坚决做到“光盘行动”;请客时,不摆阔气,量力而行,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无论何时,珍惜粮食、厉行节约的传统美德都不能丢。“光盘行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也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行动与陋习告别,用行动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让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风尚,成为一种我们向文明靠近的方式。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 何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