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沙钢力量
发布日期:2021-07-20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轮值会长,沙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 彬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下称两院院士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场事关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大会,以“高水平”和“科技自立自强”两个关键词为我国下一阶段的创新发展工作划出重点,吹响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号角,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重要性、必要性,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感、紧迫感。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沙钢将自觉担负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坚持创新驱动、科技领航,以企业自身科技强推动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沙钢力量”。
加大科研投入 提升核心竞争力01
作为钢铁行业骨干企业,“钢铁主业做精做强”是沙钢竞争力所在。为实现这一目标,沙钢始终坚持“科技领航、科技是取之不尽的资源”理念,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国际一流研发平台,在打造“硬核”支撑力上下功夫。
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沙钢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及推广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沙钢将进一步提升沙钢钢铁研究院的建设水平,重点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沙钢钢铁研究院的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钢铁材料研发机构。
依托这一研发平台,沙钢将大力推进产品提档升级。沙钢在流程创新方面,计划增建多条超薄带生产线,提高“以热代冷”品种产量,增加超薄带钢产能;在产品创新方面,将以“高强度、高韧性、轻量化、绿色环保、填补空白”作为钢铁材料研发推广的主要方向;在工艺创新方面,加快主体工艺设备改造,研发推广铁前一体化管控、洁净钢冶炼、高效轧制等先进技术,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节能减排。
整合上下游资源 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02
如今,企业之间竞争比拼的不仅是生产制造和产品,还有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像沙钢这样的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行业内有领先优势,就必须把上游的供应链、下游的深加工、相关客户等各方面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产业链的协同度。
我们将着力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创新,与下游客户对接,紧跟市场需求,开展联合研发,在新材料研发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也带动下游客户实现升级换代。例如,沙钢与某工业电机厂联合开发高强度无取向硅钢;与某缆索钢丝厂合作,共同开发超高强度桥梁用镀锌钢丝;在此基础上,加强与上游设备厂商的合作,开发或引进创新了一批行业领先装备,如超薄带项目、转底炉项目装备及5800立方米大型高炉等。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用户深度参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沙钢将借助该平台提高服务能力,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及配套支撑产业的各个环节,及时满足用户在产品、服务、设计和创新等方面的需求,实现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快速响应。同时,沙钢将结合下游行业智能化、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及不同应用需求进行定向开发、垂直产业链协同立项研发,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产品设计选材支持、用户工具和工艺技术支持、用材和结构的持续优化等方面入手,切实为用户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解决方案。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0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像沙钢这样的大企业,既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又是技术应用和产业提升的主体,在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过程中更应发挥出主力军的作用。
这些年,沙钢在产学研用一体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沙钢与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以及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和高校保持着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其中,沙钢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合作的“高品质针状铁素体型抗酸管线钢的合作研发”被列为江苏省级国际合作项目;与东南大学合作的“南海海防工程用高耐腐蚀与长寿命高强钢筋制备及应用技术”“新一代桥梁缆索镀锌钢丝用盘条的研发与产业化”均被列为江苏省级计划项目,研发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此外,通过研产销用“四位一体”联动,沙钢产品成功应用于CJ46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沪苏通长江大桥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未来,沙钢将进一步加强对外技术合作和交流,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巩固基础、深度融合、扩面提质,大力开发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创新成果共享应用,加速转化、落地、应用和推广更多的优秀研究成果;同时与战略客户在产品研发方面强强联合,提升重点难点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在高端客户中的销售比例,全面提高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努力解决“卡脖子”问题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我们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作为一家国际化、多元化的企业,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沙钢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紧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一是要借助国际产能合作等重大发展机遇,开展工程项目合作,提供配套产品开发和工艺优化服务;二是要探索建立企业全产业链上的战略协作和重组,联合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深化产业合作,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和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三是要主动整合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海外人才培训、国际项目合作、海外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突破;四是要依托自有贸易公司或者与国内贸易公司的战略联盟优势,为全球冶金企业和其他工业企业提供可以增值的供应链服务,积极开发和培育海外战略终端客户。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想扩大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就必须强化自主创新,努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在自主创新方面,沙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联合国内外高校、知名专家一起加强前瞻性、原创性研究,争取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增强沙钢产品开发、产业升级的先发优势和后续劲头;同时深入开展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关键用钢、新型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用钢、航空(航天)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用高温合金、大型飞机结构性关键部件用钢等高端装备用钢的储备研发工作,打破高端钢铁材料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为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做好技术准备工作,为钢铁工业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做出贡献。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基础05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一个“唯”字给“人才”二字增添了厚重的砝码,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沙钢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原则,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一是瞄准国际先进,引进能够引领行业技术发展、能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能够推动企业科研成果转化的高端人才、成熟人才;二是建立高级技术专家核心人才库,分条线选拔领军型技术专家,形成专家团队,为公司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储备核心人才;三是以科技创新活动绩效为导向,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建立“赛马机制”,从技术难度、实际效益、知识产权成果、推广前景等多个维度,公平公正地评价科技创新人员的工作成果,最大限度地调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创新人员的积极性。
“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问出处”。我们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解决问题,无论哪个部门、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问题,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一点也不比之前少,这就决定了创新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大有作为,人人创造、万众创新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所在。我们以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项目纵深推进为契机,鼓励职工结合工作生活实际,大胆创新,勇于创新,把创新活动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我们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两大方面出发,进一步健全全面创新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加强常态化、规范化实施,加大创新激励力度,拓宽激励人员范围,形成全体员工人人都有机会参与、都愿意积极主动参与的创新氛围。沙钢在技术创新方面,将按照科研项目、重大技术质量攻关项目、小改小革、“四新”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不同类别,常态化组织立项结题评审、奖励评定活动;在管理创新方面,将推进6S-TPM(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精益管理改善提案活动,每年定期组织管理创新成果申报评定工作,并将这些创新成果在全公司范围内宣传推广,不断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已经开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号角已经吹响。沙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定力,笃行创新,追求卓越,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