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弧焊,一种使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焊接技术。当高电流与氩气配合,将焊材与被焊基材融为一体的瞬间,那一道炫目的弧光便昭示着焊接匠人的滴滴心血。吕成刚,便正是这样一位毕生都在与弧光为伴的匠人。

吕成刚,男,中共党员。现任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机械安装工程公司南方分公司焊工班长。

1989年从三冶技校毕业的吕成刚,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中国三冶机装公司,从开始学徒的那天起,年轻的吕成刚就发誓,一定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点成绩来。

从一名普通的一线员工到201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大工匠。吕成刚以29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演绎出了别样风采。

在本钢6万立制氧工程中,使用传统方法完成塔复合需要15天,400t吊车15个台班。吕成刚提出采用新式分馏塔复合方法,提前算出塔周长及错变量,分三十六等份一次性焊接成型200mm长,焊接后即可摘勾。此方法可提高塔复合工作效率50%,并节省吊车台班费20万元。经过测试,吕成刚的方法,在焊接质量及垂直度上均满足施工设计要求。随后,他又使用这种塔复合方法先后在凌源3万立制氧工程、莱芜6万立制氧工程中再次复制了成功,为之后的塔复合工作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工作模式,而通过这种发法所节省的经济成本更是不可估量。


2015年,在常熟四万立制氧工程施工项目上,吕成刚在施工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焊接缺陷进行事先预判,并制定出焊接工艺指导书,带领全体焊工按照制定出的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焊接,大大提高了空分塔内管道的焊接质量,受到了甲方的赞许;在2016-2017年鞍钢氧气厂6万立制氧工程施工项目上,吕成刚又提出用可熔衬环代替管道充氩保护,充分缓解了外网管道战线长、氩气保护不好、焊接质量不高的难题,不仅提高了焊接效率,降低了焊接成本,焊接质量也达到了历史新高!

1998年,吕成刚被诊断为甲状腺癌,情况不乐观,必须立即手术。就这样,他先后进行两次大手术,面对疾病的疼痛没有击倒吕成刚,反而让他更加坚强。2002年,病愈归来的吕成刚,不仅没有离开一线施工现场,被当选电焊班班长,同时晋升为电焊技师。当年,机装公司承建鞍钢氧气厂工程, 获得“全国优秀焊接工程”荣誉。但在这一荣誉的背后,有着他的默默付出的汗水。在施工中,工期紧、任务重,生产厂商不能按时完成制作任务,他带领电焊班全班人员承担了额外的焊接任务。正当炎热夏季,空分塔外面的温度为三十三度,塔内的温度早已高达到四、五十度,再加上电焊火光的烟熏火烤,刺鼻的气味熏得人头直痛,他却不顾曾经动过大手术的身体,在塔里一干就是两个小时以上,汗水浸透了他的工作服,头上的汗珠连成串儿地往下淌,在焊接过程中他几近虚脱。可他就这样靠着这一股拼劲儿,带领电焊班夜以继日地抢工期,最终出色地完成了施工任务。而他的这种“拼命”精神,也让同事们戏称他为冶建工地上的新“铁人”。

作为党员,吕成刚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岗位、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勇于奉献,一直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带领电焊班组一次又一次的出色地完成施工任务,收到甲方甚至外籍专家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2002-2003年度鞍山市劳动模范,2006年度 “全国优秀焊工”,2009年度辽宁省劳动模范,2009年度辽宁省技术能手,2013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 “辽宁省突出贡献高技能型人才”,2017年度首批“辽宁省大工匠”等荣誉称号。

目前,“铁人”吕成刚又投身到神华乌海脱硫脱硝工程的项目现场,在弧光的闪烁中,吕成刚怀着对工作执着的热爱和追求,把一生奉献在了冶建工地上,他用纯朴的焊把书写着奋进的人生,他也用无怨无悔的执着,彰显出新时代的匠人应该代表着的责任理想和民族希望。 (中国三冶集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