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85.9”,一座现代化的钢厂,崛起在长江入海口的东海之滨;它宏大的规模和顶尖的技术刷新了建国30年来钢厂的记录,打造了中国最辉煌的钢铁基地;它是宝钢。
三十年后的“15.9”,一座新常态的钢厂,屹立在南海之滨的雷州半岛上;它的目标是用最高效的管理团队,打造世界上最高效的绿色钢铁基地,实现一个“梦工厂”;它是湛钢。
一脉相承,各领风骚。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在突破中变革。
湛钢与宝钢跨越三十年的时空,实现了历史性的对接……
作为宝钢湛江钢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中冶宝钢技术,面对湛钢这一重要的战略市场,从生产筹备到准备生产全过程,紧跟业主步伐,围绕“15.9”投产目标,共同谱写了一曲“创新”的合拍。
顶层设计 深谋远略
2015年,中冶宝钢技术年中工作报告中,强调湛江钢铁作为公司“二次创业”和打造“升级版”中冶宝钢技术的发力点,是公司实现“1+3”四位一体产业发展中“1”的核心产业的重要战略市场。而为了开拓这个重要战略市场,前期,中冶宝钢技术作了一系列顶层设计,深谋远略,描绘湛江钢铁未来的蓝图。
随着湛江钢铁建设步伐的加快,2014年年初,中冶宝钢技术成立了以湛江钢铁生产和检修筹备为主的第四分公司,着手筹备湛江钢铁生产、设备检修及运营工作。同时与湛江钢铁签订了《宝钢湛江钢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协议》,与宝钢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承接了湛江钢铁生产、检修、运输总包业务。
公司各二级单位积极支撑,主动研究湛江钢铁的规划、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式,从业务范围、人员配置、组织构架、机具物料配置、技术方案、培训等方面认真策划、组织湛江钢铁各项筹备工作。第四分公司提前进驻湛钢,启动大临基地建设。经过一年努力,大临基地全面竣工,公司在湛江钢铁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立足之地,解决了员工食宿之本,后续入湛队伍的生活有了保障。
2015年4月,中冶宝钢技术与湛江钢铁再次签订了《检修业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协议》,承接了全厂检修业务及全厂行车“管、用、养、修”一体化管理业务;并延伸了服务内涵,承包了废钢运输、生产与工程机械两个BOO项目。
5月25日,中冶宝钢技术在大临基地召开了以“一切为了‘15.9’;一切围绕‘15.9’;一切服从‘15.9’”为主题的管理推进会。各二级单位对生产筹备各项工作做了深度的剖析,并从生产筹备到准备生产保“15.9”投产做了表态。湛江项目创新“一厂管一厂”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各支撑单位的支持;支撑单位与湛江钢铁指挥部签订了“一厂管一厂”责任包干的协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
福利优厚 稳定队伍
围绕“15.9”投产目标,中冶宝钢技术在前期设计的基础上再度优化设计,打造精干高效的团队。为了避免人才流失,稳定队伍,吸引更多务工人员扎根湛江钢铁,5月份,中冶宝钢技术制定相关规定,对技能高、业务水平高、工作积极的优秀劳务人员拟招聘为劳动合同制员工,提高务工人员的福利待遇。
这一创新举措,通过宣传很快传到了基层,极大地调动了劳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劳务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经过初审筛选、综合评价、复审、公示等环节,60余名劳务人员符合招聘条件。首批20名转制人员于7月4日签订了劳动合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项激励措施进一步鼓舞了广大务工人员以主人翁的姿态服务湛钢、扎根湛钢。
不仅如此,公司还面向务工人员家属招聘行车工和后勤服务工,解决两地分居与就业等问题,更是得到广大务工人员的拥护。很多员工携带家眷,驻扎东海岛,愿意长期支撑湛江钢铁。
食宿方面,湛江团队干群同等。大临宿舍每个房间都接通了网络,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科干、管理人员与一线员工同一间宿舍,不分彼此,不分你我。晚间,篮球场上,分公司领导与一线员工一起投篮,切磋技巧,一片欢声辉映天边的晚霞绽露微笑。
空闲交流中,管理人员传递公司政策信息,鼓励一线员工积极进取,构筑美好职业生涯与发展空间。日常工作中,发挥以老带新“传帮带”作用,提高新员工岗位技能,为新员工成长提供平台。
“七一”前夕,中冶宝钢技术第四分公司党委成为首批上海市建设交通行业授予的“建设先锋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对一个新组建的团队来说,意义非常。湛江团队正是一条纽带连接上下,一股干劲决战“15.9”。
简单高效 护士变医
湛江钢铁是一个新的市场环境,也是一座“新常态”的钢厂,安全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战略合伙伙伴,中冶宝钢技术要在生产运营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实现作为冶金生产运营商在与宝钢合作中长期双赢、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检修协力产业必须从当前的钢铁“护士”向钢铁“医生”转变,加速战略转型,适应新常态。
中冶宝钢技术湛江团队并不局限于设备维护一个方面,而是主动改造和优化设备,提高设备性能和安全保障。6月上旬始,湛江团队全面介入炼铁炼钢厂,跟踪设备安装过程,查找设备缺陷与安全隐患,及时沟通业主,协调设备消缺、整改和改造。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已经担当“设备医生”的职责。
两月来,查找设备缺陷100余处,排查设备隐患300余处;90%以上的诊断得到专家认可,确定了消缺和改造不良设备,为“9.25”投产提供了保障。目前,“医生”们仍在跟踪设备安装过程,继续查找缺陷和隐患。
实训场上,别具匠心,师傅设计故障,徒弟查找排故;反反复复,“医”、“护”交错;用最直观的方式实现更高效的带教效果。
安全管理上,湛江项目安委会以大会的形式召开,作业长参加讨论,更直接地传递信息,更及时地反映一线安全管控。上下班交通路上,由作业长带队,人员骑车排成一字队,交通安全受控。
新员工入厂,首先进行入职培训,从企业文化、行为规范、岗位规程、安全教育等多方面,全面引导新员工,在最快时间融入企业大家庭。
岗位练兵 文武并用
“9.25”投产临近,中冶宝钢技术湛江团队策划一系列基础管理提升工作,自7月中旬起,各队集中开展岗位大练兵强化训练工作。包含五大工种以及叉车工、装载机驾驶等岗位技能操练;标准化作业管理;安全、技术、质量交底;三方挂牌、动火作业指唱确认;设备工作原理与工艺流程等二十多项内容。软件硬件兼施,文韬武略并用。目的是将新员工训练成为熟练工,将熟练工训练为技术工。预备湛钢“9.25”投产时,拉出一支响当当的“铁军”队伍。
目前,各队大练兵仍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从部分已结束的项目考试结果看,基础管理与操作技能稳步提升。决战“9.25”,技术力量有了保障。
技能提升了,身体素质也要跟上步伐。湛江团队利用每周五下午,轮流开展军训,考验队伍的耐力和团队协作力。作业长当排长,退伍军人当指导员,在烈日下操练,促进队伍行为养成。以高效的人力配置,实现决战“9.25”生产目标。
经验做法 利于借鉴
中冶宝钢技术湛江团队在湛江项目管理理念上继承了上海本部的管理理念,同时结合湛钢特色,因地制宜的开创了新的思维模式。经过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而且是高效的。从8月12日召开的决战“9.25”生产准备大会的报告中,可以看出湛江团队决战“9.25”的信心和力量。
中冶宝钢技术湛江团队的领导者以“热爱湛江钢铁、热爱中冶宝钢、热爱湛江团队”的“三个热爱”为中心,引导团队建设和项目管理;所积累的经验,可为后续新组建的团队和新的项目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