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匠心闪烁照青春
——央视匠心英雄中冶重机特种车辆厂班长朱政华
孙 嘉/文 发布日期:2018-06-19
朱政华,中冶宝钢技术重型机械分公司特种车辆厂安装班长,2018年5月30日,因为在央视财经CCTV-2匠心英雄栏目的成功出彩,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瘦高而白净,敏思而笃行,热忱而丰富,年轻有为,36岁的他已是见证“中冶重机”特种车辆厂十年发展历程的元老级员工,是车辆厂有名的“诸葛亮”,是领导信任、员工满意的智多星“工匠”。为了他矢志不渝的造车事业,他挥洒青春,拼搏奉献,与车一起共成长,收获了人生的精彩!
三年学徒 严苛成长
他,来自安徽滁州市来安县农村,1997年初中毕业后才16岁就在汽车修理店学徒,师傅要求不发工资,自己带米带油三年,三年才能出师,吃得起苦就留下,吃不了苦就马上走!他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义无反顾地留下了!在学徒的苦旅中他逐渐接触了车辆发动机、变速箱、桥的修理。有一次师傅修一台3吨南京跃进牌货车差速器,连续修了3次都只用了一个月左右就被退回厂里重修。为此师傅没少挨客户的白眼,他看见师傅一筹莫展的样子,就自告奋勇说让他试试。他认为磨损严重是调整的齿合面角度太小导致使用时间短,于是他用粉笔在锥盘齿上磨出印子,从而看出锥齿和盘齿的接触面积,通过不断调整齿合面的接触面积,使其达到最佳状态,车子一下就修好了,开出去一下使用2年多没被退回。师傅顿时对他刮目相看,让他提前一年出徒,拿到了每月400元的工资。那时他才18岁。他至今仍清醒地记得把第一个月工资400元交给妈妈时妈妈开心的样子,当时的400元让他们家过了一个充实富足,快乐和美的新年。
随车逐梦 超越自我
成功不是偶然的,多年修车的经历使他对车已情有独钟,他经常说看见车就有动力和灵感,看来这一辈子“要靠车吃饭”了。于是2007年他来到了中冶宝钢技术重型机械分公司特种车辆厂,从车辆装配开始,由于三年学徒基础打得牢,在车辆厂很快脱颖而出,先后担任班长,成为骨干,并和团队一起共成长,“中冶重机”从2007年成立起的十年间,他作为元老级工匠参与了300余台车的成功落地和成功出厂,包括台湾丰兴钢铁的60吨抱罐车、印度TATA 80吨铁水车、菲律宾PASAR70吨抱罐车,台朔福欣100吨抱罐车等出口车型,为中国制造发挥了工匠的光和热!
2009年特种车辆厂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2011年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该厂2018年度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2018年度QC成果《提高380吨铁水车走行机构组装工效》获得全国冶金建设协会QC成果发布一等奖,他带领的装配班组2013年度荣获上海市团队创先特色班组称号,2016年度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班组称号。他先后6次荣获公司双文明先进个人称号。他多次说道,感谢“中冶重机”这个卓越的品牌给了他锻炼和成长的舞台。2017年他和团队一起参加了一场巨大的赶考——9台“亚洲第一”山东钢铁380吨铁水车的制作任务,他带领团队发扬工匠精神,插上管理的翅膀,拧紧责任的螺栓,投入地大干起来。安装班一共八个人,如果按照以往生产模式一台一台的安装,工期肯定来不及,车辆厂集中智慧首创“5+X”工作法,就是5个摊长分别带X个外援八台车一字排开,形成临时流水线,5+X工作法是对管理、技术和安全的多重挑战,复制技术,保证每辆车的装配效果整齐划一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他穿梭于每台车旁边干边教,先后在回转轴承安装、转向拐臂的定位、6轴线轮胎转向调直、发动机分动箱组装及支架定位焊接方面,发挥了工匠的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精神,一举成就了“亚洲第一”的380吨铁水车的旗舰车型。
匠心智造 青春飞扬
知识就是财富,技术就是市场,科技创新人才就是生产力。如果说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那么,创新就是工匠精神的心脏。他在点滴工作中不断挥洒匠心,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是:装备制造的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前提是工匠要对本岗位的热爱,只有热爱才能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和创新。“工匠精神”包含了责任、敬业、技术。他还说道:“孙嘉书记在千人计划动员会上讲的“农夫山泉”减少空瓶不合格率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农夫山泉一度在流水线上灌装总是在装箱时出现空瓶装在箱中,形成废品。有一个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提出在流水线的边上放一台风扇,空瓶经过时自然会被风扇吹到地上,流水线上输送的就都是满瓶了,这样一举解决了农夫山泉的装箱合格率问题,我就要做这样的爱动脑,有办法的人,能够在关键时刻解决问题,因此他边干边琢磨,将工装当成利器,在他手中陆续诞生了360度全尺寸轴套安装工装、焊接花焊尺、380吨走形支撑(大鸡腿)专用工装、空滤包箍制作工装、旋转焊接平台等10余个极具智慧和创造力的工装,其中360走形支撑工装度通过上海市发明专利申请。
铁水车是特种车辆厂一种比较成熟的车型,包含从80吨到380吨各种吨位,又分为四轴线和六轴线,每条轴线有两个回转支撑,每个回转支撑上焊接一个转向拐臂。以前没有这个定位焊接工艺平台的时候,回转支撑都是分散竖立在场地上,由于接触地面小,不稳固,存在相应安全隐患。在2018年安全环保推进年,重机分公司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效率提升的理念”指引下,他带领大家积极从工艺和安全的角度出发,在铁水车的安装过程中创造性的制作定位焊接工艺平台。
这个定位焊接工艺平台诞生后,铁水车的回转支撑由地面分散式安装变为平台整体式安装,省去了支撑的时间,焊工省去了移动电焊机和搭铁线的时间,平台把一台车分为前后两个部分,4个为一部分,一次性定位4个,焊接4个,不仅完善了回转支撑的定位系统,而且达到效率双倍提升和工艺安全的双重效果。这是车辆厂全面落实千人计划、激发工匠氛围、培养领军人物在实战中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中冶重机”风雨十一年中,通过公司专家评审,申请专利172项(其中发明专利56项)、拥有授权专利137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3项、注册商标1项。近五年公司申请专利56项,其中朱政华作为重机分公司特种车辆厂装配工匠,在多年的装配工作中积累了丰厚的技术,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技术当成终身的追求,在百忙的工作中不断学习、自我加压,取得了多项技术专利。在2018年4月中冶宝钢技术组织的的“千人计划”领军人物选拔赛的理论、答辩、实操三个环节的考评中名列前茅,获得中冶宝钢技术“千人计划”领军人物的称号,为个人的成长插上了新的翅膀!
编织幸福 满庭芬芳
在似水流年中,他和妻子扶手相携,守护着彼此的爱,小家庭温馨而幸福,2017年,他喜获了二胎女儿,女儿的诞生让他眉飞色舞,在本命年中实现了儿女双全的愿望,但在美好的时刻母亲却突然病倒了,被医生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慢慢调养。但急性子的母亲怀疑自己得了癌症他们不告诉她,因此得了抑郁症,喝老鼠药想自杀,还好老鼠药是假的,捡回一条命,大家虚惊一场,此时此刻的他多想回到家乡,多想回到母亲的身边陪伴她呀!但是2017年公司特种车辆订单爆满,正逢380吨铁水车拼抢工期的关键时期,他作为车辆安装的绝对主力,5+X拼抢工作法的核心和龙头,这时要离开,工期肯定搁浅,工作和家庭的重负让他愁肠百结,他深知最好的爱是陪伴,在人生的风雨中,如果一个亲人滑倒了,挚爱的家人一定要奋力去扶,何况那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呀!既然不能“常回家看看”,就把父母接到身边尽孝,他和妻子商量把父母接到上海给母亲治病,尽管他在上海的家是一处简陋的出租屋,尽管他已有2个幼小的孩子,尽管他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但他相信倾进全力的守护一定是灿烂的曙光,他坚信有了爱的烛火,黑暗总会却步的。妻子给了他很大的支持,不仅要带好两个孩子,还要经常带母亲看病,照顾她吃药,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疲劳一天的他回到家里能够看到母亲是最大的幸福!母亲在全家的精心呵护下病也渐渐好转起来!全家在幸福的时光中感悟春暖花开,尽享天伦之乐!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奋斗的年华他不负青春,不负时代,用奋斗的身姿让自己的匠心驱动了特种车辆的成功出彩,这种匠心如同日月星辰,高悬无垠,照亮了自己,点燃了团队!他在似水年华成功平衡了事业和家庭的关系,传承了中华之孝悌精神,编织出了幸福的同心圆!收获了满庭的芬芳!在朱政华的身上积聚了中冶精神的红色因子、蓝色畅想和金色愿望的每一个音符。正是有了这些跳动的音符,“中冶重机”拼搏奉献的主旋律才能久久回荡! (作者单位:中冶宝钢技术)